藝術很有事:文化民俗類 Inside The Arts

藝術很有事:文化民俗類 Inside The Arts

  • 中文名稱:
    藝術很有事:文化民俗類
  • 英文名稱:
    Inside The Arts
  • 導  演:
    公共電視
  • 長  度:
    90 分鐘
  • 數  量:
    3片
  • 發  音:
    國語
  • 字  幕:
    中文
  • 獲獎紀錄:
    ★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獎。
  • 影片主題:

影片介紹

【鬼月】專輯

●聚光燈下:缺席的文化存在-談妖怪之必要。
有一群年輕人,專門尋找臺灣妖怪的蹤跡!他們組成了一個「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從妖怪出發,找到屬於臺灣地方的文化記憶。現代化讓妖怪面臨消失,從日治時期,由於文化的不同,沒有依循過往民俗脈絡去建設環境,而是強制破壞再新建,妖怪失去了既有的活動環境,所以傳說不再能夠成立,逐漸從人們口中消失。但消失的不僅是妖怪,還有我們對過去的記憶,忘記過去,便無法想像未來。透過研究妖怪,可以挖掘人類生活的歷史樣貌,這才是工作室妖怪研究的核心,運用創作小說、遊戲設計,讓更多人從妖怪對自身過去文化感興趣。我們的文化就在妖怪裡,因為妖怪就是歷史記憶的化身。

●創作這件事:姚瑞中的廢墟遊走。
藝術家姚瑞中從九○年代起走訪全台廢墟,時值臺灣產業轉型,廢墟成了主義及鬥爭下的產物,他用相機記錄這些被遺忘的建築,並發起失落社會檔案室計畫,帶領學生清查全台閒置的公共空間,並出版多本相關著作。姚瑞中在廢墟中看見更多的自由及創意,近年創作部份轉向拍攝全台大佛,這些人世間慾力投射的對象,在他眼中,更像是建築在生老病死後投入的世界,以另一個未知的型態,回應著俗世的愛恨嗔癡。

●沙發Talk:尋回魔神仔。
慈濟大學宗教所的林美容教授和編劇簡士耕,分享魔神仔的由來和地方的關係,以及不同國家的鬼怪傳統。

【文物保存】專輯

●聚光燈下:復刻百年老花磚。
1915-1935年日治時期,日本人製作了許多馬約利卡瓷磚,每一片都是手工上釉,一千多度高溫燒製而成,過程非常不易,那時一片瓷磚比相同面積的土地還貴,臺灣的有錢人家,會在自家的房屋或家具鑲上這種花磚,代表對後代的期許與祝福,也希望房子能夠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一百年後,這些花磚經過了風吹日曬,沒有變形、褪色,也看不見冰裂紋,依舊那麼美麗,在霧峰林家、臺中吳家都可以看見花磚的身影。只可惜,花磚只流行了短短20年,全世界便停產了,臺灣當時大約有一萬多棟花磚房屋,現在只剩四、五百棟,未來只要房屋拆了,這些花磚就消失了。

●職人精神:蔡舜任的廟堂修復工事。
在臺南修護文物超過五年的蔡舜任,從一個美術系畢業的學生,在義大利磨刀三年,成為烏菲茲美術館油畫修復師,2010年回到臺灣,他選擇走進地方廟宇,在他眼中,臺灣廟宇文化絲毫不遜色於西方教堂,同樣值得花心力保存。他帶領工作團隊,走過數個鄉鎮,進駐地方廟堂,舉凡臺南武廟、八吉境關帝廳、大仙寺、雲林張廖家祠...,都能看見蔡舜任的修復足跡,他說修復不是重新彩繪,也不是讓文物煥然一新,而是保留歷史軌跡,蔡舜任把油畫修復技術帶進古蹟保存,讓所有人看見真正的"神"采飛揚。

【民間信仰與當代創作】專輯

●聚光燈下:壞鞋子的島嶼身體。
壞鞋子舞蹈劇場Bare Feet Dance Theatre,自2012年成立以來,不斷挖掘臺灣民間的身體語彙,本節目的製作團隊跟著壞鞋子南下到後壁田調,拜訪當地的牽亡歌陣,看壞鞋子是如何從民間儀式,提煉身體動能,發展為當代創作;也到《彩虹的盡頭》演出現場,看劇場怎麼轉化與重新詮釋民間的牽亡儀式,引領觀眾思考我們與肉身、生命的關係。

●創作這件事:張徐展的紙偶異想世界。
藝術家張徐展是擁有百年歷史的新興糊紙店第四代,從曾祖父那一輩開始,代代相傳著廟宇祭典、喪事所使用的紙紮工藝,時至今日,紙紮在生活中的使用不若以往,他卻將紙紮技法應用在動畫創作中,為傳統工藝在現代找到新的詮釋觀點。 張徐展的作品不太處理生死,更多在談傳統在現代的處境,童年時掛在他床前的金童玉女、紙糊神獸、靈厝,像一起分享空間的夥伴,他想像著他們獨有的世界與專屬於他們的慶典,建構出獨樹一格的作品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