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很有事:表演藝術類 Inside The Arts

藝術很有事:表演藝術類 Inside The Arts

  • 中文名稱:
    藝術很有事:表演藝術類
  • 英文名稱:
    Inside The Arts
  • 導  演:
    公共電視
  • 長  度:
    120 分鐘
  • 數  量:
    4片
  • 發  音:
    國語
  • 字  幕:
    中文
  • 獲獎紀錄:
    ★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獎。
  • 影片主題:

影片介紹

【馬戲】專輯

●聚光燈下:當馬戲遇見編創劇場。
有一群頂尖的特技演員,因為無法妥協特技只是被定位成厲害的賣藝者,他們丟掉最引人注目的武器,收斂身體的極限,改為說故事,將自己取名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每一年說一個不一樣的故事,變成了當代馬戲。主題「心中有魔鬼」,導演只要求演員把心中最恐懼或害怕的事情說出來,再將特技刻意變得不完美,他們心中的魔鬼是什麼呢?

●當我不做正業時:小員工的崑曲人生。
崑曲在已經式微的傳統戲曲中屬於冷門戲曲,卻仍有人將一生都奉獻給這門藝術。楊汗如從小就喜歡歌仔戲,卻只能偷偷的喜歡,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的領悟到戲曲之美,後來一頭栽進崑曲的世界,就再也回不去了。上班族的她薪水不高,卻從來不存款,所有錢都用來學戲、買戲服、打造適合的練功房。除了上班時間之外,她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在崑曲的練習、表演和教學上面,假如沒辦法唱戲,她覺得人生也沒有活著的必要了。

●沙發Talk:當代馬戲-身體變成一種生活藝術。
圓劇團導演林正宗和表演藝術藝評人周伶芝,對談當代馬戲與常民生活的關係;馬戲遇到不同物件、多元媒介迸出更多火花;馬戲發展不再只是雜耍、特技,它可以結合舞蹈、戲劇,甚至融合電影和名畫元素,如何在表演藝術中延伸,是對談的主要內容。

【無垢】專輯

●聚光燈下:潮背後的無垢。
和《觀》相隔七年,2017年,編舞家林麗珍推出最新舞作《潮》,是她為天、地、人三部曲所做的總結。我們藉由《潮》來探討無垢背後的故事,了解林麗珍如何帶領舞者,十年如一日的訓練,而舞者們的身體與心性又如何經過長年的鍛鍊雕塑,才共同完成如此極致的舞作。

●創作這件事:羅智成的心靈迷宮。
羅智成的心靈迷宮由許多圍牆和許多路徑的線索組成,包括文字、插圖、攝影與設計。詩的部分大家較為熟知,但本集呈現的插圖,則是深入迷宮另闢的蹊徑。

【表演藝術】專輯

●聚光燈下:胡乃元與TC的烏托邦。
旅美小提琴家胡乃元,臺灣第一位獲得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大賽首獎的音樂家。自2004年成立樂團Taiwan Connection,不設指揮、卻挑戰高難度且複雜的曲目,成為音樂圈中的傳奇。不設指揮是希望每位團員完全投入樂曲中、盡情發揮,但我們深入TC排練現場,發現這完全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排練前,胡乃元早已整理好全套樂譜,現場還必須整合大家的意見,偶有輕鬆搞笑,但多數是嚴肅認真的態度。旅美小提琴家黃鴻偉形容胡乃元「有點死腦筋,遇到困難,他真的不妥協。」對此,胡乃元說:「因為我們要為我們做出來的聲音負責任」。以他的地位,胡乃元其實可以在美國過著輕鬆自在的生活,不需要14年來如此勞累。他認為做藝術的人都會想要追求心目中的夢想,但是我想要跟臺灣的藝術家們一起追求那個屬於音樂的烏托邦。

●聚光燈下:表坊30年丁乃箏笑演人生。
創立於1984年的表演工作坊,以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一炮而紅,創辦人賴聲川近年退居幕後,由演而優則導的丁乃箏帶領劇團,擅長喜劇的丁乃箏,偏好以引人發笑的劇本探討人生。2018年新作《臺北男女》,丁乃箏改編2003年《亂民全講》劇本,把當年嘲諷政壇時事的段落,移轉成為集中表現現代人生存處境,每一幕反射的都可能是你或我。劇中七名演員,表現冷靜,臉上不太有笑意,肢體也相對節制,明明是荒唐的情境,卻呈現出專注與投入,形成一種對比式的詼諧。

【新創】專輯

●聚光燈下:歐陸上的臺灣浮花–蔡博丞。
看表演多年以來,經常看到朋友們在臉書上對作品的評價。有一部舞蹈作品,名字極為陌生,卻在演出後獲得許多圈內人的讚賞,從此就在心裡默默記得了。蔡博丞的作品《浮花》是在國外先獲得肯定的,記得其中一位舞者和我們分享,「我們剛到歐洲比賽時,一個獎項也沒有,印象最深刻的是,博丞跟舞者說:如果接下來的比賽都沒有得獎,他也覺得沒有關係,但是大家一定要堅持、相信自己的東西。」此後,蔡博丞的作品不斷的在國外得獎並獲得編舞機會。2018年,蔡博丞獲得德國權威舞蹈雜誌《Tanz》,評選為年度32大編舞家之一。一個不到三十歲就在歐洲闖出名號的年輕編舞家,創造力正豐沛,他說:「我的作品是很多面向的,我正在挖掘很多不一樣的自己。」

●聚光燈下:沙布喇安德烈的混生服裝美學。
服裝設計師沙布喇安德烈,從學生時代到創立品牌以來獲獎不斷,2018年,他代表臺灣參加杜拜第一屆World Fashion Festival Awards,得到最佳時尚系列大獎。來自臺東排灣族部落的他,經常從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擷取靈感,將之轉化為獨創的個人設計風格,並開發自有品牌的印花布。2018年底,他在臺灣官方首度舉辦的臺北時裝周中發表新的主題「時間的皺褶」,以人的皺紋、年輪作為視覺意象,並取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授權,重新組合、設計原住民族古文物上的織紋和圖騰符號,讓它成為有當代感的設計。安德烈認為:「祖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透過當代的演繹和不同視覺的切入,經過重組破壞之後,它就形成一個新的服裝輪廓,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服裝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