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很有事:視覺藝術類-攝影與影像創作 系列 Inside The Arts

藝術很有事:視覺藝術類-攝影與影像創作 系列 Inside The Arts

  • 中文名稱:
    藝術很有事:視覺藝術類-攝影與影像創作 系列
  • 英文名稱:
    Inside The Arts
  • 導  演:
    公共電視
  • 長  度:
    180 分鐘
  • 數  量:
    6片
  • 發  音:
    國語
  • 字  幕:
    中文
  • 獲獎紀錄:
    ★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獎。
  • 影片主題:

影片介紹

【解嚴三十年】專輯

●聚光燈下:從視覺藝術看解嚴三十年。
1987年7月15日,臺灣地區結束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狀態,三十年來,視覺藝術家持續以作品回應這個重大的轉變,不同世代也帶著各異的成長經驗與觀看視角。節目邀請五位視覺藝術家:楊茂林、吳天章、陳界仁、陳擎耀、郭俞平,透過作品談戒嚴、解嚴。

●創作這件事:翻譯偵探事務所。
戒嚴時期,出版社為逃避陷匪文人的譯作被政府查禁的命運,許多譯者的姓名被移花接木、張冠李戴,造成許多書籍不知道真實譯者是誰,或譯者姓名是編輯胡謅的假名,形成戒嚴時期獨有的怪現象。幸好師大翻譯研究所的賴慈芸教授,發揮柯南抽絲剝繭的辦案精神,轉型正"譯"成為了她畢生的志業,為將近六百本譯作的譯者正名,查出被冒名的譯者約380位。這些譯者大多不在人世了,許多譯本也被新出版的譯作所取代,賴慈芸為什麼還要追查這些老譯本譯者的真實身分呢?本集「創作這件事」將揭露那個時代的荒謬性,介紹賴慈芸所主持的「翻譯偵探事務所」多年研調的具體成果。

●沙發Talk: 解嚴三十年的今與昔。
臺北教育大學藝設系教授林志明與藝術家姚瑞中,對談解嚴三十年的今與昔:怎麼看待解嚴的那個歷史時刻,並且從當下來思考解嚴三十年的意義。

【南方】專輯

●聚光燈下:何謂「南方」?
策展人徐文瑞策畫的「南方:問與聽的藝術」。探討在地理位置之外,權力地位、文化處境以及環境上的南方化現象,不論是資本主義中難以翻身的社會底層,或是國家發展過程中,因為經濟而被犧牲的土地或人群,都成了探討的對象。長期關注工業廢棄物的學者黃煥彰、環保人士晁瑞光,兩人在臺灣各地拍到五顏六色的奇異地景,首度出現在美術館中,背後卻是沉痛的指控;藝術家楊順發拍攝臺灣地層下陷的嚴重問題,影像卻是空靈的。

●創作這件事:藝術家侯淑姿的眷村三部曲。
2009年起,藝術家侯淑姿走入眷村,與許多第一代眷戶接觸,展開長期的田調和拍攝工作,記錄高雄多個眷村的消失和死亡,並且投入長年的搶救行動。她的「鄉關何處」個展,完整呈現消失的、回不去的、以及仍奮力存活的眷村。

●沙發Talk:威尼斯雙年展觀察。
北美館館長林平與藝術家雜誌總編輯莊偉慈,談對威尼斯雙年展的觀察,以及他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攝影】專輯

●聚光燈下:以發展為名。
在環保歷史中,台西村是一個不斷被提到的名字,因為台塑六輕位在它的南邊,國光石化原本預定在它的北邊,和煦的南風不再,連北風都差點失去顏色。鐘聖雄、許震唐的攝影作品《南風》,記錄了台西村的生與死,讓活著與走了的居民面孔,以被犧牲者的姿態,呈現在享受經濟發展的眾人眼前。賴易志則走訪彰化縣大城鄉的台西村,在居民家與魚塭間,留下在地的聲音及影像,成為現代社會的一記警世預言,環保與經濟之間,那些無法求得平衡的落差,究竟由誰在承擔。

●沙發Talk :見證之眼。
社會事件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了歷史,而報導攝影就是歷史的見證。透過鏡頭的凝視,事件得以被記錄,甚至持續發酵並讓更多人看見,於是社會有了「改變成真」的可能。除了探討報導攝影、紀實攝影與藝術的關係,也探究它們對於社會的責任與功能,林志明與張蒼松帶來各自的觀察與分享,同時推薦歷史上的經典紀實攝影與相關事件。

●創作這件事  余白鏡頭下的臺北。
來自巴黎的余白 (Hubert Kilian) 於十四年前定居臺北,開始上班族的規律生活後,用相機記錄臺北便成了他心靈的出口;街拍與地景攝影,讓余白不斷回到心靈的故鄉,不拍照他簡直活不下去。余白發現,對比白天的喧囂,夜闌人靜的臺北有種「不明的美」,他愛上了這種美,發展出《椅子》系列:家裡擺放的椅子,靜靜地躺在騎樓、人行道或其它公共區域,臺灣人覺得雜亂,余白卻羨慕這裡沒有嚴格公私領域之分的自在悠閒。余白痛心臺北有歷史感的老房子、老社區一個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醜陋、鴿籠般,亞洲隨便哪座城市都看得見的國宅,他開始了《國宅》系列的拍攝。

【視覺藝術】專輯

●聚光燈下:葉世強神話x葉偉立建廟。
藝術家葉偉立因為策展人張頌仁的引介,認識了已過世藝術家葉世強的作品。他受其作品感動,決定投入葉世強紀念館的籌設計畫,透過自己的勞動,清理、修復故居,在某些關鍵時刻,以電影造景的方式來拍照。對他來說,這不僅只是紀念館的工程,也是一個種植照片的過程。因為葉偉立嚴謹的個性,為了溝通拍攝事宜,製作團隊光是勘景就來過三次,策展人張頌仁更特地從香港帶來葉世強超過三公尺的巨幅畫作讓我們拍攝。在節目中,可以看到葉世強作品的精采,以及葉偉立如何演譯葉世強故居與作品的過程。

●創作這件事:王文志的地景編織藝術。
王文志的創作有一個重要的核心,作品由「集體勞動」手工編織而成,這源自於他年少時與兄長在嘉義山林伐木的集體工作經驗,這種臺灣早期的社群生活是他喜愛的方式,這十七年,他帶著家鄉的朋友和竹子,到全球各地創作藝術品,他形容自己是帶著一根竹子到全世界去旅行。

【影像與歷史】專輯

●聚光燈下:高俊宏的大豹社研究。
歷史書寫除了當權者的視角外,有沒有其它解讀的可能?藝術家高俊宏兩年來入山上百次,用雙腳還原日軍據台初期,為了殲滅泰雅族大豹社所逐步修築的隘勇線遺跡,以空間重新還原遠比賽德克巴萊更早、距離北臺灣更近的第一波侵略行動。

●聚光燈下:許家維的非主流歷史書寫。
藝術家許家維在亞洲各地創作,創作內容往往是與亞洲密切相關卻鮮少人知的材料,以多重繁複的影像敘事,構築出主流歷史以外的視角。

【土地與環境】專輯

●聚光燈下:柯金源的三十年環境紀錄。
人稱「柯師傅」的柯金源,三十年來持續透過影像紀錄臺灣環境,老家位在彰化縣伸港鄉,地處風頭水尾,每年冬天吃上東北季風的第一道強風,使用的是上游多次利用過的水。颱風一來,農民血本無歸的處境看在他眼中,更能體會農、漁民生活的艱辛。進入媒體界後,各種公害、污染的場合總能見到他的身影,他的影像紀錄了消逝的海岸、遭毒水灌溉的稻田、違法排放的工廠黑煙等。環境議題長期處於弱勢,他卻持續地在各地奔波,從海底紀錄到山巔,從臺灣紀錄到極地,替無聲的土地發出沉重的怒吼。他像是用影像守護環境的苦行僧,但他不以為苦,柯金源說:「三十年來的努力絕非徒勞,我的紀錄就像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埋下種子,如今看見種子發芽,太多案例證明了,有人關注,就有改變的可能。」

●大城小調:返回農村的武裝青年。
成軍於2007年的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被視為最具有指標性的臺灣社運樂團之一,但2018年卻發行了一張極為溫柔的專輯,因為主唱阿達年過三十之後,不禁自問:憤怒讓我寫歌,但如果有一天不再憤怒了呢?阿達毅然回到故鄉彰化,定居在濁水溪畔的三合院。過去在街頭大聲吶喊,現在和阿婆、阿公們輕聲問候,過去握起的拳頭,如今日日洗衣做飯。返鄉後的《農村武裝青年》曲調溫柔緩慢,低語家鄉的生命,唱出了孕育生命的涓涓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