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很有事:建築類 Inside The Arts

藝術很有事:建築類 Inside The Arts

  • 中文名稱:
    藝術很有事:建築類
  • 英文名稱:
    Inside The Arts
  • 導  演:
    公共電視
  • 長  度:
    150 分鐘
  • 數  量:
    5片
  • 發  音:
    國語
  • 字  幕:
    中文
  • 獲獎紀錄:
    ★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獎。
  • 影片主題:

影片介紹

【實驗建築】專輯

●聚光燈下:X-site建築實驗場。
建築,可以怎麼玩,玩多大的實驗呢?如果想玩,首先在一個炎熱且無人的廣場上,你要想辦法蓋一個臨時建築,然後吸引人們注視並停留,然後發生一些事件。

●大城小調:賴鐸洋的藍領與基隆。
跟著賴鐸洋的步伐,我們走訪了他的攝影地點,並聆聽他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以及與對故鄉的深切省思。

●沙發Talk:建築實驗。
透過X-site展開一場建築實驗,讓建築師的身分結合藝術家,將建築變成一種創作的工具,呈現出來的作品具有更多想像,顛覆僵硬的建築模板,為日常生活帶來不同的“滋味”。

【老宅】專輯

●聚光燈下:大稻埕的老屋再造。
我們將到臺北有豐厚文化底蘊的老區大稻埕,拜訪迪化207博物館與行冊walkingbook兩個老宅,看他們的使用者如何再造與再利用老房屋,讓它們有了現代的新生命。

●大城小調 :余國信的嘉義慢城。
焦點轉移到南方,余國信在嘉義搶救老房屋、保存文化資產十多年。他怎麼看待嘉義,並留住地方的珍貴資產與記憶?

●沙發Talk :建築城市記憶。
談文化資產並不嚴肅,它是我們層層疊疊累積的生活記憶。前臺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和台博館規劃師凌宗魁,將對談文資保存的現狀、問題與意義。

【田中央】專輯

●聚光燈下:田中央的建築詩。
「臺灣是一個辛苦又美麗的地方,有颱風、地震,有揮之不去的資本主義發展迷思,有衝突不斷的公共決策,有個老是認為世界由他們定義的大鄰居,戰爭的幽靈盤繞,而我們仍然可以有自由的心靈。」By 黃聲遠
從2000年起,臺灣開始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今年由王俊雄老師策展,黃聲遠和「田中央工作群」代表臺灣參展,以「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為主題,呼應自由空間。田中央在宜蘭蹲點25年,他們希望建築帶給人們的並不是財富,而是可以帶來一種自由,讓人跟人之間、人跟自然之間,可以利用空間連結起來。

●聚光燈下:行者.蔡明亮。
蔡明亮的「行者」系列核心,始終圍繞著玄奘取經的精神,既然開始了,就要一直往前走。蔡明亮認為無對於「拍」這系列影片的自己、「走」在鏡頭前的李康生、或是「看」這些片的觀眾,都是一種修行。2018年起,八部行者作品在宜蘭的壯圍鄉由黃聲遠設計的沙丘館展出,將空間與影像作品完美結合。蔡明亮導演認為在這棟房屋裡慢走,有點曲折、或高或低,其實就像玄奘的腳步一般。

【建築】專輯

●聚光燈下:王大閎的建築靈光。
1953年,王大閎蓋的「建國南路自宅」是他非常喜愛的作品,也是臺灣第一棟中國現代建築。它是一個只有90坪左右,裡面蓋了大約26坪的小房屋,但是這個房屋非常有味道,從南向圍牆的門進去,玄關要轉到客廳的時候,你會看到前院,屋裡還有一個月洞窗,可以望見窗外的竹子。王大閎透過動線的方式,把中國庭園呈顯在眼前,頓時會覺得整棟房屋像是中國庭院的亭榭,十分巧妙。建築師高而潘說:「他看完這棟房屋離開時,心情激動到三天睡不著覺」。

●聚光燈下:給眾人的衛武營藝術中心。
2018年10月,座落於高雄鳳山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正式開幕。荷蘭建築師法蘭韾侯班探訪臺灣時發現,南臺灣的人們喜歡傍晚時分在榕樹的樹蔭下運動、聊天,因此她以榕樹群為靈感,設計出全球最大單一屋頂的表演場館,並期許衛武營成為「眾人的藝術中心」。衛武營場館內包括音樂廳、戲劇院、歌劇院和表演廳,四個廳能容納將近6000人,其中包括一座亞洲所有表演場館中最大的管風琴。簡文彬說:「衛武營有勇氣去挑戰一般人不敢做、或者沒有想到去做的事情,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之下 讓衛武營成為大家的藝術中心。」

【女性建築師】專輯

●聚光燈下:女性建築師的空間藝術。
當代國際上有許多知名的女性建築師,像是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札哈哈蒂、妹島和世,以及在臺灣設計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高雄車站、高雄圖書館、臺南市立圖書館的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但相對來講,臺灣從第一代女性建築師修澤蘭、王秋華、王秀蓮到現在,歷經三、四代的發展,但在建築史上卻缺乏完整的記錄。2018年5月, WOMEN in Architecture Taiwan 臺灣女建築家學會成立,有60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女性建築師加入,除了推動記錄女建築師的歷史,也展現了她們對空間設計獨有的細膩與多樣性。本節目總共拍攝了臺灣第一代建築師王秋華、第二代環境設計建築師郭中端,以及第三代建築師林欣蘋與戴嘉惠。透過不同世代的女建築師,我們可以更宏觀的瞭解這些不被放在主流、努力不被看見的建築思維。國際藝評人協會臺灣分會理事長謝佩霓說,相對於男性,女性建築師的空間最特別的是,她們追求水平向度去談自然、開放、貼近土地,讓人和人的關係更緊密。